首页 > 私享研报

你真的了解银行这门生意吗?

来源: 作者:私享基金研究部 创建时间:2018-10-10

对于银行这门生意,大部分人的理解都停留在“间接金融”上。所谓“间接金融”指的就是银行在资金融通上所起的是媒介的作用。举个例子,A有1亿元剩余资金,B正着手准备开发一个项目,但手头上的资金仍然缺1亿元。这时候C银行通过吸纳A的1亿元资金存款,进而贷款1亿元给B进行项目开发。C银行就是其中资金融通的媒介,这就是传统的“间接金融”观点。

除了以上“间接金融”的观点以外,还有一种很典型的观点,其来源于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举个例子,在传统的货币银行学中的货币派生理论中,比如B一开始往银行A存1000元,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银行A首先要缴存央行200元的存款准备金,继而银行A继续将剩余的800元贷给C,C再将800元现金存回银行,再缴存款准备金160元,继而如此反复,最终派生的货币为5000元。在该货币派生过程中,一定是先有存款,而后进行贷款从而派生货币。然而,事实并非总是如此。我们来看下。从微观上银行是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这里我们会从大陆系与英语系(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两套不同的会计系统分别观察A银行的记账方法。至于什么是大陆系、英语系会计系统,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简单理解就是两个不同的记账方法。

注:①我们简化了整个记账系统(比如未引入超额存款准备金),但这并无妨碍分析②假设存款准备金率20%。

从第一步来看,B往A银行存款1000元后,大陆系与英语系会计系统并无差别,都是在资产中记录一笔现金,同时,负债方记一笔存款。但是到了银行A向C贷款800元这个步骤以后,大陆系与英语系在记账上已经明显不同,前者借方记录一笔贷款800元,贷方记录一笔现金800元,最后产生的年度总负债仍然为1000元,资产方变为800元存款以及200元存准。而英语系则在先在借方记录一笔贷款800元,同时贷方记录一笔存款800元,最后,英语系下的A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总负债达到1800元,资产方则分别为800元贷款、640元现金,以及360元存款准备金。

那么,有个问题就是大陆系会计系统什么时候资产负债表能达到英语系下的1800元总负债的水准?在大陆系中,A银行需要继续吸纳C企业的800元存款(假设该社会中仅有A银行),记账如下:

完成了以上这一步之后,大陆系的银行资产负债表才与英语系的资产负债表真正保持一致。就英语系的来看,银行A向C贷款800元以后,已经完成了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资产和负债都从原来的1000元扩张到1800元。而还未对C进行贷款之前,市场上的货币总额其实只有1000元货币。对C贷款后,市场上的货币总额变为1800元,比原有的货币总额多出800元。但是其中的800元与1000元两者是存在区别的,其中1000元为所谓的原始存款,其具有实物货币1000元作为依托,这是法定货币,其背后实质是央行负债。而多出来的这800元则是信用货币,它是“无中生有”,在银行信贷扩张后被创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英语系中,当银行向C贷款后,货币派生已经开始运作,货币派生的源头是来自于贷款。

在英语系中,银行不断地向公众进行贷款,从而不断地派生货币,但其派生货币会有一个极限值,这个极限值受到最初的1000元存款的影响,而这1000元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是央行负债,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基础货币。银行A在利用贷款不断派生货币时,这份过程中会不断消耗基础货币。我们回到英语系会计系统下的银行A的记账手法:

当B往A银行存款1000元以后,A银行获得的基础货币为1000元,同时受到20%存款准备金的限制,因此,其中200元需要缴纳到中央银行,也就是消耗了200元的基础货币。

当银行A向C贷款800元以后,银行手中的现金由800元变为640元,而被消耗掉的160元基础货币则进入央行。也就是说,当银行不断地对外贷款的过程中,A银行手上的基础货币会不断地被消耗,耗尽之后,银行A再对外贷款的可能性消失。因此,银行需要尽可能地回笼大量的基础货币,从而为其在贷款业务的拓展上打下良好基础。而要尽可能多地回笼基础货币,可以通过两个主要渠道,一个是拉存款,另外一个则是通过同业业务来实现。这两个业务均能够增加一家银行的基础货币存量。

写到这里,先上一个重点问题:中国会计系统是属于英语系还是大陆系?关于该问题,本人尚未深入研究,不敢在该问题上妄下判断。但从孙国峰的专注《中国金融改革的近距离思考》中我们找到了答案,至少在银行记账上,在我国,更接近于英语系会计系统。其专著上,如此写到:“第一件工作是贷款记账,信贷科通过文件传送带发给我一份贷款合同的副本,我来填写记账凭证,在一家借款企业在农业银行南岗分理处的存款户上增加XXXX元。”也就是在我国,银行对外贷款后,借记贷款,贷记存款。而非大陆系的借记贷款,贷记现金。

还有一个问题,前面我们所提到的贷款派生存款、派生货币的结论是建立在英语系的会计系统上得出的,那么如果是大陆系的会计系统是不是就是存款派生货币?又或者存款派生贷款?大陆系还是英语系会计系统是不是划分银行货币派生机制的分水岭?

事实上,即便是大陆系下的会计系统也反应出银行并非金融中介,在大陆系下,存款人在将存款存到银行后,并没有想过让银行动用自己的存款,将自己的存款贷出去。其本体意愿应该是希望银行能够对其存款进行安全的储存。而我们平常之所以会有将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意识,是因为在计算银行的盈利时,通常一边计算银行的负债成本,主要表现为存款成本,另一边计算银行的资产盈利,主要表现为贷款盈利,因此,就会产生银行是左手拉存款,右手放贷款的中介行为的错觉。(大陆系这边的论证可能较为乏力,有兴趣的可以做下补充)

银行之所以为银行,其本质上是信用货币的创造者,信用货币的创造简单地来说,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无中生有”的800元贷款,这800元贷款是否能够得到偿还,并不一定。其背后并无实物货币作为支撑,因此,每一轮信贷扩张过后,信用大量膨胀,大量的信用货币被“无中生有”地创造出来,给下一次经济危机的开始埋下了伏笔。

最后补充一个问题。市场上基础货币的多寡会影响到银行的市场行为,我们在2011年以前基本上很少听到过存款立行的观点,但是到2011年以后,存款立行的观点开始在市场上散播开来。那么,这里就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是2011年以后才出现“存款立行”的问题。我们观察了从2007年基础货币的增速情况,从2007年大部分时间基础货币增速均在15%以上,2008年年底出现过一次跌破15%的情况,但也很快出现反弹。2011年-2015年,基础货币增速维持在10%-17%之间,2015年以后,基础货币增速的中枢又下一台阶,维持在稍高于10%左右的水平。基础货币增速的回落,势必导致银行在贷款与存款的业务选择上回归到存款业务上。

风险提示:

本研究报告内容中的资料均来自公开信息,我们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正确性、公开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本报告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并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 ,客户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微信推送内容只针对私享基金投资的微信订阅客户。


来源:私享基金研究部